赵四小姐:陪伴失意的张学良数十年,53岁时才获得一个名分

赵四小姐:陪伴失意的张学良数十年,53岁时才获得一个名分

于文斗当年还曾经救过张作霖一命,出于这层关系,他也非常想让于凤至作为自己的长媳。可是咱们这位张少帅,虽然表面上对父亲言听计从,可骨子里还是倔强得很,他出入各大繁华都市的交际场,早就向往的是“独立、自由、民主”,他希望自己的婚事自己作主。可是张作霖偏偏还很有老派作风,非要儿子迎娶于凤至。

经过颇为纠结的过程后,1916年,翩翩少年张学良把俏佳人于凤至迎进家门,从此开始维系着传统的夫妻关系。而这一年,后来陪伴张学良度过余生的赵四小姐,还只是一个四岁的幼童。

其实,张学良对于凤至谈不上什么爱情,他只是遵循着家长的命令,与这位大自己3岁的佳人成婚,从而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,两个人在十二年的时间,先后育有四子一女,从中也可以看得出,虽然张学良不爱自己的妻子,但是也并不反感,因为于凤至确实是位有头脑、有能力的贤内助,她既赢得张府上下的一致喜爱,同时也成功维系着张学良在家族中的长子地位。

只是,我们的这位少帅风华正茂,加之天性风流,即使是在婚后,即使是与夫人于凤至拥有了这么多孩子,依然没有停止在外流连花丛的毛病。

天津富商之女

蒋士云

,与他纠缠不清,杨宇霆的妻妹

谷瑞玉

甚至还成为张学良的第二位夫人。

于凤至有着传统大户人家女性的性格特点:特别能忍耐,宽宏大量,对张学良在外做的这一切,她没有像一般小女人那样去寻死觅活地闹腾,而是“大方”地接受现实,更加尽心地服侍公婆,打理好张府事务。

尽管身为女人,看到丈夫如此风流,于凤至的内心是痛苦的,但是她依然任劳任怨地操持家事,伺候好张学良,她自从进入张府的门,就抱定了“生是张家的人,死是张家的鬼”。

张学良可没有为深爱自己的“大姐”于凤至着想。1928年,他在天津又结识了名门望族赵庆华(北洋政府交通次长)的小女儿

赵一荻

赵庆华有七男四女,四女中赵一荻最小,人称“赵四小姐”。她就读于贵族学校——天津中西女子中学,学习认真,成绩名列前茅,她生性和蔼可亲,从不与人争吵,而且兴趣广泛,骑马、网球、游泳、开车、跳舞、时尚皆都喜欢。

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四哥

赵葵生

、五哥

赵道生

是朋友,在天津时,张学良时常与他们一起嬉游。每到盛夏,京津一带的达官贵人常携家眷到

北戴河

避暑。1928年,正是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,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相识,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,他们相识于一场蔡公馆的舞会。

不过,蔡公馆的舞会,的确是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感情急剧升温的火炉。蔡公馆位于现在天津曲阜道东头南侧的原

朱家胡同

,当年在津门地区是上流社会人物交际的好去处。

张学良舞姿翩翩,赵四小姐也是舞场高手。有一次,赵四小姐与姐姐再次来到蔡公馆舞会现场,本来姐姐赵三小姐与张学良是舞伴,但她主动把张学良推至小妹面前,从此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成为配合默契的舞伴。

在一次次的舞蹈中,两颗心燃起炽烈的爱情之火。

含苞欲放二月初,未谙世事的赵四小姐,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爱情之中,而有妇之夫张学良,仿佛是久旱逢甘雨,也是生平第一次品味爱的滋味。这一年的夏天,天气仍然如往年一般炎热,津门各大望族再次来到北戴河度假。沙滩上,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时而低声絮语,时而轻盈欢笑,海滩、舞厅、公园、高档餐厅,均留下了他们出双入对的身影,傍晚时分,两人还不肯分手。

彼时的媒体小报记者的嗅觉与捕捉新闻的能力,一点也不比现代娱记弱。两个月的时间都不到,津门报纸娱乐头条,就铺满了“张少帅与津门闺秀热恋”类似的新闻。身为政府要员的赵庆华,得知爱女与有妇之夫的“二世祖”谈恋爱后,怒不可遏,他对爱女大加训斥,令其悬崖勒马,断绝与张学良的交往。

女孩子一旦陷入对“白马王子”的迷恋与憧憬后,往往会做出令其终身都要付出代价的事情来,更何况赵四小姐还是个怀春少女。

天涯海角有穷时,只有相思无尽处。

老父亲可以把自己关起来,却无法阻止自己对张学良的爱情,赵四小姐在府中经常独自倚在窗前,望着蓝天白云发呆,望着明月星空苦念,反复吟诵着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《玉楼春》。

她的手中还不停地抚摸着张学良送给她的那块金表,相思之情,绵绵无尽。

别看赵四小姐年龄不大,可骨子里也有着特别倔强的一面,她认定的事情,谁也无法阻止。赵庆华百密一疏,到底没有看管严实,赵四小姐寻了一个空子,只带着简单的衣物,逃出家门,乘坐火车,只身来到奉天(即沈阳)。

娱乐报纸又一次抓住大卖的新闻,大肆渲染,一时间街头巷尾,“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私奔”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。

赵庆华老先生被气得晕倒在地,醒来后,他痛感女儿做出的事情有碍门楣,随后便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声明。

四女不孝,私奔关外,自即日起,与之脱离父女关系,断绝一切往来。

如此一来,赵四小姐再也没有了退路,她唯有向前,唯有与情郎张学良在一起生活,从此以后,她再也没有回过娘家,再也没有见过父亲一面。多年后,她曾对人说过此事,心中充满了伤感。

我爱汉卿,是出于我自己的选择,并不后悔,但我不告而别,触怒了父亲,使他下不了台,我心中始终是对不起他的。

对赵四小姐的到来,张家阖府上下,只有张学良是满心欢喜的,也只有他是欢迎赵四小姐的。他在奉天北陵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,给爱人购置了一幢别墅,庭院深深,花木离离,绿树遮天。此时的赵四小姐,芳龄才15岁,学业远未结束,张学良又给她安排了学校,白天赵四小姐在校学习,晚上则与张学良双宿双飞。张学良从此刻起,不再称呼赵四小姐为“小四”,而是改称其为“

小妹

”。

1930年,赵四小姐产下一个男孩,取名“闾琳”,这个小家伙先天体弱,生下来又小又瘦,,在医院里养了三个月,才保全性命。

这时的东北局势,非常不稳定,张学良改旗易帜后,许多事情都不能够独立自主,需要时时向蒋介石汇报请示,而在对待日本人的态度上,张学良又常常与蒋介石不合拍子,因此国务军务之事,令张学良焦头烂额,有时候数天也无法与赵四小姐见面。

有一天,窗外倾盆大雨从天而降,狂风还来凑热闹,吹着树不停地摇摆,各种杂音掺在一起,犹如鬼哭狼嚎一般,还未满十八岁的赵四小姐心里害怕极了,她把丫环叫到室内,和她一起守着孩子,一晚上也没有睡着觉。

想到自己远离父母兄弟姐妹,只身一人跑到千里关外,还与家里断绝了关系,本想着能够来到这里,张学良能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家,可是张少帅虽然疼爱自己,张家人却异常排斥自己,特别是大夫人于凤至,跟自己只见过两次面,她能感受到于凤至对自己的敌意,那是一种女人对待情敌,对待把自己丈夫抢走的女人的态度。

想到这些令人不安的事情,赵四小姐就止不住地流眼泪,四下环顾,唯有怀里的婴儿,才能给予她生存下去的勇气。

半夜时分,突然有人敲击别墅大门,赵四小姐高兴地站起来,以为是张学良回来了,不曾想,是张府的总管,他奉大夫人于凤至之命,要把赵四小姐接到府里暂住。

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这个消息给赵四小姐冰冷的心带来了暖意,她随总管暂时搬进府里,一进门,她便给于凤至行了大礼,甜甜地称呼于凤至“大姐”。

于凤至抚摸着熟睡的婴儿,又替赵四小姐掸了一下头发,脸上带着悲戚与同情,嘴里喃喃地说:“唉,造孽,造孽啊!”

两个女人都是大家闺秀,姑娘时代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,知书达礼,赵四小姐为人处事极顾大局,作为小妹她对于凤至十分尊重,大姐长大姐短,极为亲热,有了体己话,也来到于凤至房中,作一番倾诉与讨教,生活上,更是以礼相让。

每逢张学良在外地给她买了衣物布料,或送了什么精巧的玩意儿,她都毫不吝惜,先给于凤至送去。虽然赵四小姐分走了丈夫对自己的感情,使得自己常常独守空房,但这个小妹妹毕竟还是贤良和善的,于凤至的心渐渐软了,她觉得小妹赵四小姐也是挺可怜的,自此她逐渐对赵四小姐转变了看法,真得待她如亲姐妹。

只是,一道心里的坎过不去,于凤至希望自己是张学良对外的唯一夫人(前面她已接纳过第二夫人谷瑞玉,可最终却闹得很不愉快),赵四小姐对外可称为张学良的侍从秘书。平时在家里,她与赵四小姐就相伴张学良左右,于凤至管理全府事务,赵四小姐则照料张学良的对外事务。两个贤内助的照料,令张学良既满意又得意:

人生何足道哉,天下至美之事,莫过于此吧。

原本这种愉快的生活能够维持下去的,可是国内外局势的发展,冲击着整个国家与民族,她们的这个小家庭,也无法置身世外。

1936年12月12日,震惊中外的“西安事变”发生,张学良与杨虎城为了救国,不顾个人安危将蒋介石扣押。

事件发生得太过于突然,当时于凤至正陪伴孩子们在英国读书,而赵四小姐则带着体弱的儿子在香港治病。

于凤至深知“西安事变”将给张学良带去生命危险,决心第一时间返回国内,陪在张学良的身边。当她辗转回国时,张学良已经被蒋介石囚禁在南京。她义无反顾地请宋美龄帮忙,经蒋介石同意,与张学良一同囚禁,照顾他的生活起居。

四年的囚禁生活,时刻的恐惧与担心,长期的心里压抑,于凤至患上了乳腺癌,张学良多次请求蒋介石把于凤至送出去治疗,还是在宋美龄的周旋下,于凤至在1940年夏天来到美国接受了手术。

从此,她再也没有回来,个中原因复杂而令人嘘唏。于凤至走后,赵四小姐接班照顾张学良。蒋介石不停地变换囚禁地点,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,他就命令手下把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转移他处,生怕有人将张学良救走。

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,本是大家闺秀,不食人间烟火的赵四小姐,学会了种菜、养鸡、喂猪,只要是能够改善张学良生活质量的事情,她都任劳任怨地去做,即使是发烧病倒,自己都无法正常进食,她依然念念不忘张学良的起居。

张学良看在心里,疼在心里,若论感情,赵四小姐是他一生唯一的挚爱,风雨飘摇的日子,转眼到了1961年,此时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已被囚禁在台湾新竹,21年的陪伴生活,张学良越发感觉对不起赵四小姐,他决定与远在美国的大夫人于凤至离婚,给眼前这位已经华发满头的爱人赵一荻一个名分。

接到张学良的来信,已是三年之后的事情,于凤至拆信阅后,病倒在床。回想起来,自己的悲剧其实早就一再上演:四个孩子中,小儿子最早因病夭折。抗日战争期间,二儿子受到血腥场面的刺激,而致精神失常,死在寻找爸爸的途中。大儿子,曾被她寄予厚望,不幸再次发生,在美国的时候,大儿子被汽车撞成植物人,不久便离她而去。

她早就尝过了一次次送别亲人的痛苦,最后又受到丈夫张学良的伤害。足足过了七天,于凤至才重新打起精神,提起笔签字,同意与张学良离婚。

并且安慰张学良说,“你们之间的爱情是纯洁无瑕的,堪称知己,尤其是一荻妹妹无私地牺牲了自己的一切,任劳任怨,陪侍左右数十载,高风亮节,其实你俩早应结为连理,我谨在异国他乡对你们表示祝贺。”

1964年7月4日,赵四小姐终于与张学良正式结婚,这一刻,距离她离家私奔奉天过去整整35年,婚礼上,50多岁的赵四小姐激动万分,仿佛一下子年轻了数十年,回到了那个青葱岁月,不知不觉之中,在众人面前,她已经是泪流满面。

1991年3月,李登辉正式解除张学良的囚禁命令,张学良在被关押55年后,终获自由,他随即带着赵四小姐前往美国夏威夷,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,在这座风光旖旎的岛屿上,又生活了10年。

当88岁高龄的赵四小姐在医院病逝时,张学良握着爱妻干枯的手,久久不愿意地撒开,他呆呆地望着爱妻的脸,嘴里不停地说:“她走了,她走了,她怎么就走了呢!”

赵一荻曾在《新生命》一书中深情地写道:

为什么才肯舍己?只有为了爱,才肯舍己。世人为了爱自己的国家和为他们所爱的人,才肯去舍去他们的性命,而我为了汉卿,甘愿舍去自己的一切,相伴与他,便是幸福。“

赵一荻不仅与张学良在艰苦岁月里相知相爱,而且在他长期的”辗转眠不得,枕上泪已干“的居山岁月里,在”烽火余生后,惟一愿读书“的囚禁日子里,给予了他足够的温暖,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,给予他生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。世人常说家财万贯即是福气,孰不知,拥有一位能够与自己共患难的知己爱人,才是人生最大的幸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关于填充图案和填充
在线365bet盘口

关于填充图案和填充

📅 08-19 👁️ 2972
直播中如何设置管理员权限
365bet体育网址

直播中如何设置管理员权限

📅 07-27 👁️ 1474
暗黑2重制版不朽之王套装在哪里刷?
365bet体育网址

暗黑2重制版不朽之王套装在哪里刷?

📅 09-15 👁️ 1394